2024年3月23-24日,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全球共识(GLOBE)“建筑隐含碳排放核算与减碳”中国研讨会(Workshop of GLOBE proposal «Benchmarking of Resource Use and Embodied CO2 in Buildings» in China)在上海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同济大学联合广西大学双碳科学与技术研究院、HPS-IRC高性能钢结构国际研究中心、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绿色建造与运维分会和巴西矿业公司共同承办。

作为大会共同主席和学术委员会共同主任,广西大学副校长、广西大学双碳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绿色建造研究中心主任肖建庄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他表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土木建筑行业绿色化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系统性工程,必须着力加强体系化建设,深入推动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其中,建筑材料碳排放与建筑隐含碳排放是评估建筑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全球共识(GLOBE)-“建筑隐含碳排放核算与减碳”-中国研讨会的召开是为了与各位行业同仁一道,共同助力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教授,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刘敬疆处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建兵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瑞士工程院院士、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Karen Scrivener教授,丹麦技术科学院院士、奥尔堡大学Michael Havbro Faber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Vanderley John教授,巴西矿冶公司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负责人Alexandre Magnus Jordão,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任晓丹主任、王彦博副主任、方成副主任、李征副主任等五十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共同对未来建筑行业碳排放核算、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
大会专家合影 |
刘敬疆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他指出隐含碳排放的核算与减碳工作对于实现国家减碳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期冀通过此次会议搭建的交流平台深入探讨建筑隐含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减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分享各国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刘敬疆处长致辞 |
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同济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研究,特别是在土木建筑领域的研究。为了实现全球公认的可持续环境和社会,同济大学需要与世界各地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在未来继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引全球人才“共同解决问题”,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应对全球危机和挑战。同济大学将会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学习国内外同行在推动碳减排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共同构建具有国际共识的碳核算标准。

|
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教授致辞 |

|
奥尔堡大学Michael Havbro Faber教授致辞及报告 |

|
巴西矿冶公司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负责人Alexandre Magnus Jordão致辞 |
本次研讨会分为特邀报告与圆桌会议两个环节。特邀报告环节刘敬疆、Karen Scrivener、刘刚、王元丰、肖建庄、赵羽习、Martin Röck、方成、Michael Havbro Faber、Alexandre Magnus Jordão、李征、杨宝明、吕大刚、Vanderley John、张孝存、杨建、陈自强、李进军,共18位专家学者针对建筑碳排放计算、低碳结构设计、废弃物再生利用、高性能钢材使用等方面展开了充分地交流与分享。
圆桌会议环节参与专家有洛桑联邦理工学院Karen Scrivener教授、丹麦奥尔堡大学Michael Havbro Faber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Vanderley John教授,以及来自同济大学/广西大学肖建庄教授、陈建兵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王元丰教授,以及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进军教授级高工。七位专家学者围绕建筑行业碳排放的计算、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低碳建筑材料的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他们分享了各自在碳排放计算及建筑减排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讨了建筑行业在减碳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圆桌会议 |
最后赵增丰研究员主持闭幕式,奥尔堡大学Michael Havbro Faber教授、洛桑联邦理工学院Karen Scrivener教授、同济大学王彦博教授对本次研讨会做闭幕式致辞,同时,同济大学任晓丹教授宣读了本次会议达成的初步倡议。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凝聚了建筑行业碳核算、碳减排、可持续性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任务,提出了学科发展建议,对推动建筑行业低碳发展技术创新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