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arbon Peak & Neutrality, GXU
快捷导航
“西大双碳讲坛”第六期 重庆交通大学罗祺副教授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13日 17:43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12月5日,应广西大学双碳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高校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广西硅酸盐学会邀请,重庆交通大学罗祺副教授到院作题为《推进材料领域的碳中和:二氧化碳固化技术的变革潜力》的学术报告。

图1 报告会现场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二氧化碳在混凝土材料中的作用经历了由害至益的反转,即从过去被认定为促使混凝土出现劣化的有害因子,转变成可提升混凝土材料性能且利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元素。本报告全面概述这项革命性的技术,介绍其背景、机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且深入探讨碳化养护水泥基材料的多尺度反应机理及强度发展规律。

图2 罗祺副教授与现场师生交流讨论

最后,罗祺副教授跟与会同学分享科研感悟,激励大家坚定信念、勇于探索,学会在科研中做减法。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交流,罗祺副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耐心解答大家的问题,给予了宝贵的意见。

附:罗祺副教授简介

罗祺,副教授,洪堡学者,博士生导师,重庆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博士后),丹麦奥胡斯大学独立项目负责人,博士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联合培养)。2024年入选德国“洪堡学者”计划;主持丹麦原创性探索项目(200万丹麦克朗,仅10%资助率);提名2025年国际损伤力学协会Young Researcher Award(全球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仅5人入选);承担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2项;曾获广西教育厅优秀博士出国研修项目资助。作为主研成员参与了4项国际项目,包括美国科学基金(NSF)/美国交通部(DOT)、新加坡教育部和丹麦近海科技局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9篇发表在中科院TOP期刊上,1篇获评封面论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专利2项。担任国际期刊ASCE《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等期刊的审稿人,参与编写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混凝土制品固碳养护制备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