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3月17日讯(通讯员 黄凤梅 班春柳)进入“十四五”规划以来,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强碳素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碳达峰、节能减排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节能降碳驱动发展目标,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聚焦“升级改造”战略,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破发展瓶颈,全力改造设备升级、环保设施升级、工艺技术创新升级,开创了节能降碳工作新局面,为“十四五”节能降碳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新突破。

强强碳素公司厂区图。通讯员供图
算好“经济账”,全力改造设备升级,助力生产提质增效
强强碳素公司主要为铝工业生产提供节能创新的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石墨化阴极、石墨化阻流块等产品,年产预焙阳极90.5 万吨,是广西最大的专业生产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的企业,公司成立至今已有22年。公司主要设备4#、5#焙烧炉经过10余年运行后,出现炉体变形、下陷及炉墙破损等问题,每台炉月产能由1.5万吨降低到1万吨,吨阳极天然气耗量上升到68立方米,公司生产效益受到较大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强强碳素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于2021年11月开始对4#焙烧炉进行大修改造,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研究落实改造方案,精心组织建设施工。深化“党建引领+提质增效”,成立“焙烧4#、5#炉炉室技术改造项目党员攻坚队”。2022年6月顺利完成4#焙烧炉大修改造工作并启动点火烘炉,8月产品出炉,当月产量1.3万吨,吨阳极天然气耗量下降到45立方米,比技改前降低23立方米,当月减少天然气费用支出约120万元。技改后正常运行产量可达1.5万吨/月,年产能增加 5万吨左右,增加效益约4000万元,天然气单耗由68立方米/t左右降低到40立方米/吨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节约天然气400万立方米,节约成本约1500万元,一级品率提升24%,每年可增加效益约300万元,全方位提高了炉室的“寿命”,实现了增产降耗双目标。

强强碳素公司4#焙烧炉技改项目。通讯员供图
算好“环保账”,升级环保设施,实现超低排放
强强碳素公司二期、三期生产线烟气净化设备使用了十多年后,烟气治理能力下降,难以适应日趋严格的环保需要。
为实现企业绿色发展,公司投资近1亿元资金对二期、三期焙烧炉和煅烧炉烟气净化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该项目采用目前技术最为成熟、脱硫效率最高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不但脱硫效率可达到98%以上,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超低排放要求,而且脱硫副产物石膏可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该项目还获得2022年度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补助1800万元。

强强碳素公司烟气净化系统。通讯员供图
算好“精细账”,集思广益,内攻外研齐发力。
一是“废砖”变废为宝。在拆建焙烧炉过程中,产生大量粘土砖、高铝砖和硅砖等废砖,原来这些废砖主要处理方法为掩埋,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资源得不到回收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为了让这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强强碳素公司研发了《一种碳素炉窑用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原料配方和优化制作方法,解决了碳素窑炉再生砖生产耗能大、成本高的难题,在免烧结及常温放置的情况下,再生砖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使用标准要求。公司再生砖生产技术获得了自主发明专利,并在公司4#焙烧炉技改项目中成功应用,取得了大幅度降低项目投资和天然气单耗、延长焙烧炉使用寿命、变废为宝等多重效益。
二是“攻技术”破难关。强强碳素公司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解决生产难题和下游电解厂生产需求,不断转变技术创新模式,大胆探索,进行原始创新。为了解决阳极炭块出炉表面填充料粘结多不易清理问题,用工难的问题,公司研发了专利“预焙阳极炭块生坯表面涂层技术”,经反复实验通过配方配料搅拌后对炭块生坯表面进行喷涂,炭块生坯表面涂层焙烧后形成疏松多孔结构,大幅度降低沥青焦与炭块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焙烧后炭块表面清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实现机械化炭块表面清理,每块炭块清理费可降低3元左右,每年可降低清理费用约200万元。为了有效降低铝电解的阳极单耗和生产成本,自主研发的专利“新型降耗铝用预焙阳极技术”,将原有普通阳极非消耗面椭圆形形状设计成葫芦形,以进一步降低阳极单块的重量,达到电解铝厂家要求的降低吨铝阳极单耗,每生产1吨铝可节约阳极毛耗15kg以上,满足客户对高质量预焙阳极以及“双碳”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绿色发展”,同时首次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向未来,强强碳素公司将加继续“碳”索技术改革与科技创新,朝着“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目标砥砺奋进,不断增强企业“硬实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编辑: 祝萌